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3882|回复: 0

[本国杂谈] 最早来比利时留学的中国人:沈福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6 15: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ascal 于 2016-3-16 14:43 编辑
今年是中比建交45周年,如果打开中比两国的交流历史长卷,会不难发现,中比交流早在明清时期甚至更早,就已经有比利时人远渡重洋到中国取经,更有中国人不惧万险来到比利时留学。本期我们关注“最早来比利时的中国留学生:沈福宗的欧洲游学故事“

0 (51).jpg
英国宫廷画师克内勒爵士笔下的沈福宗神父
该画像至今仍挂在英国温莎堡内

今天在比利时的华人,包括一些留学生或昔日的留学生,本人认为应该把十七世纪的一位留学生的生平给大家分享一下肯定是值得的。这位300多年前来比利时的留学者,我估计应该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在比利时的中国留学生。由于他在比利时的记录并不多。我们知道他曾在鲁汶(Leuven)读书。可是他在比利时的读书时间并不很长。在大多数的记录上,主要记录他在英、法等国事迹。对于沈福宗的名字有多种写法,例如Michael Alphonsius Shen Fu-Tsung,或Michel Sin、Michel Chin-fo-tsoung、Shen Fo-tsung、Michel Alfonso Shen Fuzong等。生卒年在1657年-1692年之间,生于南京,是早期到达欧洲的中国人之一。中国史籍对他的生平只字未载,西方史料却对他的经历和事迹有多处描述。

沈福宗与欧洲的渊源来自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神父。柏应理、南怀仁、鲁日满、吴尔铎等比利时传教士都是同一批被派往中国的耶稣会神父。与他们一起派往中国的传教士还有其他国籍者,多人死于路途上,有的死亡登岸后不久。在旅途上,南怀仁等也得过重病。在欧洲,自意大利的热内亚去往葡萄牙的海路上,就曾在尼斯和戛纳(坎城)被海盗掠夺。南怀仁、吴尔铎都曾经成为人质。上述的四位比利时赴华传教士本人已经陆续登载。本人所述的沈福宗,是这四位传教士之一的柏应理带往欧洲的。由于当时在中国的耶稣会士人数不多,彼此之间的联系比较频繁,故本人认为沈福宗应该认识除柏应理以外的其他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吴尔铎和鲁日满。1681年,沈福宗随比利时教士柏应理由澳门启程前往欧洲,一路游历了低地国(历史上的低地国包括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部分北部地区)、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六国。他们一行分别与罗马教宗和法、英两国国王会见,并结识当地社会名流。沈福宗出国时随身带有中国儒家经典和诸子书籍四十多部,因此也就把中国语言文字、儒家道德哲学和波动说等文化传到欧洲,帮助西方学家从事汉学研究。开创了西方人在西方就可以研究中文的先河。自沈福宗之前,去中国的传教士在自己的修会内是学习语言和中国文化的,也有的在去往中国的轮船上学习。当时去往中国的船只,有时要航行二三年。柏应理是最早向欧洲人介绍中国儒家思想的。他也是最早的将孔夫子介绍欧洲来的人之一。著有拉丁文《中国贤哲孔子》一书。该书虽然不是柏应理一人的贡献,是近20位在华耶稣会士的共同合作的著作。孔子的名字被这些传教士拉丁化了,孔子在拉丁文中的名字为Confucius,来自孔夫子。 近年来中国在不同国家设立了孔子学院,孔子的外文名字均采用Confucius,沿用十七世纪以来传教士给孔子的名字。在十七世纪孔子、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中沈福宗也是功臣之一。我在此将其生平录于下。

早年

对于沈福宗的早年记录很少,我们仅知道他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鸡年)生于江苏省江宁府,即今南京,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江宁府,在今天南京仍有江宁区。沈福宗读书后没有参加科举活动。他在结识当时在江南传教的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后,从其学习拉丁文。康熙二十年(1681年),柏应理奉召向罗马教廷陈述康熙皇帝对“仪礼问题”的立场。 所谓的礼仪问题就是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的“中国礼仪之争(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离华之前,他约定与时年二十五岁的沈福宗和五十岁的吴历等中国人同往欧洲。吴历因体弱多病而未能成行。吴历(1632年— 1718年)清初书画家,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神父。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 。少时学诗于钱谦益,学画于王鉴、王时敏。康熙二十一年入天主教,继至澳门进耶稣会,前后在嘉定、上海等处传教三十年。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 《桃溪集》、《墨井画跋》。 吴历是“清初六家”之一,六家即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恽、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六人的合称。亦称“四王、吴、恽”。他们继明代董其昌之后享有盛名,领导画坛,左右时风,当时被目为“正统”。吴历是在丧妻后学道的。沈福宗也是耶稣会神父。晋铎地点代考,本人认为大概是在欧洲。换言之,沈福宗在离开中国时尚是修士。福宗应该没有结过婚。天主教在十二世纪后神职人员除执事外是不可以选择结婚的。配偶过世后,有再加入神职界的不受此限, 故吴历晋铎没有任何非议。沈福宗是南京人,吴历是常熟人,南京与常熟相距不是特别远。两人都是耶稣会内的同道或准同道。又都被选到欧洲。并一起赴澳门。故两人肯定相互非常熟悉。

欧洲之行-葡萄牙与罗马

沈福宗、柏应理一行于1681年12月5日自澳门启航,途径南洋各国,横渡印度洋,再绕到非洲南端的大浪山(即今日南非的好望角),于1682年在葡萄牙靠岸。他们先参观了柏应理的出生地梅赫伦(又译马林,马林斯,马利纳等,荷兰文Mechelen,法文Malines,英文 Mechlin,拉丁文Mechlinia)并拜访了他的家人。之后沈福宗在柏应理的安排下在鲁汶学习,并进入培养初级修士的神学学校——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初修院(Novitiatus)。他因为聪敏好学很好掌握了所学科目。而后沈福宗的老师为其取葡萄牙名Michel Alfonso,这个名字也从而成为沈福宗在英、法等国的代名。但是这个名字在不同的国家写法会有些改变。

当其还在里斯本学习时,柏应理先行至罗马述职,顺便请求教宗允许其可以用中文举行弥撒。罗马教宗在得知有中国人在欧后,表示想与之会见的意愿。于是沈福宗从里斯本起身前往罗马,并与柏应理一道将一批中国文献赠予罗马教宗英诺森十一世。这批书籍后被藏入梵蒂冈宗座图书馆 (Bibliotheca Apostolica Vaticana),这也是该馆拥有的早期汉籍藏本。其后,沈福宗留居罗马学习。

法国

1684年,沈福宗和柏应理应邀访问法国。9月15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会见了沈福宗一行,沈福宗也将《大学》、《中庸》和《论语》的拉丁文译版赠给了路易十四,并请求在法国出版。沈福宗是历史上第一个会见法国国王的中国人。会面时,路易十四不时向沈福宗提问,沈福宗则对答如流,一时便成为巴黎的新闻人物。

9月26日,路易十四宴请沈福宗。宴会上,路易十四询问沈福宗如何使用中国餐具,于是沈福宗拾起桌上从中国进口的镶金象牙筷,当场展示了使用筷子的方法。当时法国正流行“中国风”(chinoiserie),沈福宗的适时到来使其结识了一些法国贵族、政府要员和社会名流。La chinoiserie (单数)一词在今天的法语中的意思是中国艺术品、中国古玩。如果Les chinoiseries(复数)的意思是贬义的,吹毛求疵,挑剔,繁琐。据描述,他和柏应理还参加了一次王宫宴会。沈福宗身着青丝蓝缎纹龙织锦。他们一行还参观了圣路易王宫(Maison royale de Saint-Louis),并在那展出了中国丝画艺术。

在沈福宗访法期间,巴黎学者除了作出文字报道以外,还绘制了沈福宗的肖像画。此画现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的版画部,藏品编号OE48,画像作家应是9月26日宴会上的法国宫廷画家。

有记载说在与路易十四国王的晚宴上,沈福宗表演了汉字书法。路易十四对汉字的深奥感慨颇深,不久巴黎即有报道称“中文大约有八千多字,同一音有不同的声调,而同一音又有数十种不同意思,需要学习三寸年才能熟练使用,由此可见中国人记忆力之强和想像力之丰富”。沈福宗还将孔子、康熙皇帝等人的画像展示给了法国君臣,加深法国人对这些栩栩如生的中国著名人物的印象。为了表示对中国客人的敬意,路易十四命令打开新建成的凡尔赛宫花园中的所有喷泉,让沈福宗尽情欣赏。

沈福宗的访问提高了法国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引起了路易十四对中国的关注。在沈福宗到达法国的第二年,路易十四即派出宣教士前往清朝宫廷。他们带来西方先进的医药、化学技术,为清廷绘制《皇舆全览图》,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沈福宗的欧洲之行可谓功不可没。

英国

访法结束后,沈福宗于1685年应邀出访英国,在伦敦与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会面。这是有记录以来第一次中国人来到英国。詹姆斯二世年轻时就对中国历史文物感兴趣,还是王储时就观看中国戏剧、阅读中国书籍。在与沈福宗会面之后,詹姆斯二世邀请他出席宫廷宴会,并让英国宫廷画师克内勒爵士 (Sir Godfrey Kneller,1646年8月8日-1723年10月19日)为沈画像,并将画挂于其国王卧室。

0 (52).jpg
”官府宴饮图“ 1693年英国国王邀请中国耶稣会士沈福宗到自己的宫廷表演中国餐桌礼仪,这幅西方人所绘的《官府宴饮图》,对当时英国人感性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很有意义

沈福宗在牛津(一说在宫廷宴会上)遇见了汤姆斯·海德(Thomas Hyde,1636年6月29日-1703年2月18日),二者共同探讨了中国历史、哲学和语言等问题,沈福宗还教了海德一些中文。他们之间应该是用拉丁语交流的。拉丁文是当时的通用语言之一。当时的很多著作是用拉丁文发行的。沈福宗还能对博德利图书馆的中国书籍一一分类,同时描述它们的内容,这都是当时期没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此外,他还向图书馆人员展示了如何翻阅中文书籍。他们两人曾多次进行研讨,沈福宗回答了海德诸多有关中国的学术问题。为了表示尊敬,沈福宗称海德为“德老爷”,海德则呼沈福宗为“最尊敬的朋友”。现今保存于大英图书馆的沈福宗与海德之间来往书信和谈话记录显示,海德曾告诉沈福宗,他想创建一种全欧洲都可以使用的汉字注音体系,沈福宗将中国的辞书《海篇》和《字汇》介绍于他,不仅如此,他们之间的交流 连中国象棋和围棋的下法以及两种中国游戏“升官图”和“杨六四捍”的游戏规则(这两种游戏在今天的中国已几乎绝迹)也均有涉及。后来海德出版的一些著作,如《中国度量衡考》和《东方游艺》,可谓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海德遗书中即有与沈福宗的拉丁文通信和《棋谱》、《升官图》、度量衡制 以及汉文与拉丁文对照的应酬语等。

逝世

在英国居住了两年之后,沈福宗回到法国与柏应理重聚,然后又一起在比利时居住了一段时间,最后从比利时前往荷兰,等待商船返回中国。1692年,沈、柏二人搭载荷兰商船启程返华,沿大西洋南下至非洲西海岸时,沈福宗突然染病,于9月2日在非洲东南葡属东非(今莫桑比克)附近去世,享年三十六岁。第二年,将沈福宗带至欧洲的柏应理在乘船途经印度果阿附近海域时遭遇风浪,在船倾斜过程中,柏应理被落下的重物击中头部身亡。

来源:维他命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电话:389-2345588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2, 2024-5-3 23:58 , Processed in 0.066233 second(s), Total 9, Slave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