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830|回复: 0

阿尔卑斯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0 21: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大的山。位于欧洲南部。呈一弧形,东西延伸。长约1200多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山势雄伟,风景幽美,许多高峰终年积雪。晶莹的雪峰、浓密的树林和清澈的山间流水共同组成了阿尔卑斯山脉迷人的风光。欧洲许多大河都发源于此。水力资源丰富。为旅游、度假、疗养胜地。
概述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Alps) (德语:Alpen;法语:Alpes;意大利语:Alpi;斯洛文尼亚语:Alpe) 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西起法国东南部的尼斯,经瑞士、德国南部、意大利北部,东到 维也纳盆地,绵延1200千米。宽120—200千米,最宽处可达300千米。山势高峻,平均海拔约达3 000米左右。耸立于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主峰勃朗峰 ,海拔4 810米,因峰顶终年积雪而得名,是欧洲第一高峰。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锐,山区还有很多深邃的冰川槽谷和冰碛湖。 直到现在阿尔卑斯山脉中还有1 0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达3 600平方千米,比欧洲国家卢森堡还要大。 阿尔卑斯山区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高大的褶皱山脉也是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形成的,角峰、冰川槽谷等是冰川的遗迹。当高大的阿尔卑斯山形成以后,近200万年以来,欧洲经历了几次大冰期,阿尔卑斯山区被厚达2 000米的冰层所覆盖 。冰川侵蚀岩石,凿地开道,形成了很多突兀的峭壁、尖锐的角峰和冰川槽谷,使山势显得特别险峻。
地理位置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位于法国的东南部,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8米,素有欧洲屋脊的称号。阿尔卑斯秀丽的雪山吸引着众多的各国游客。法语中“登山运动员”和“登山运动”一词的词根就是阿尔卑斯山.由于它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良的体育设施,曾有三届冬季奥运会在这里举行。
形成历史
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脉上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早在1.8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北大西洋扩张,南面的非洲板块向北面推进,古地中海下面的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向上拱起,由此造成的非洲和欧洲间相对运动形成的阿尔卑斯山系,其构造既年轻又复杂。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时形成一种褶皱与断层相结合的大型构造推覆体,使一些巨大岩体被掀起移动数十千米,覆盖在其他岩体之上,形成了大型水平状的平卧褶皱。西阿尔卑斯山是这种推覆体构造的典型。
阿尔卑斯山除了主山系外,还有四条支脉伸向中南欧各地:向西一条伸进伊比利亚半岛,称为比利牛斯山脉;向南一条为亚平宁山脉,它构成了亚平宁半岛的主脊;东南一条称迪纳拉山脉,它纵贯整个巴尔干半岛的西侧,并伸入地中海,经克里特岛和塞浦路斯岛直抵小亚细亚半岛;东北一条称喀尔巴阡山脉,它在东欧平原的南侧一连拐了两个大弯然后自保加利亚直临黑海之滨。
大约1.5亿年以前,现在的阿尔卑斯山区还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随后陆地逐渐隆起,形成了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整个山区的地壳至今还不稳定,地震频繁。近百万年以来,欧洲经历了几次大冰期,阿尔卑斯山区形成了很典型的冰川地形,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锐,山区还有很多深邃的冰川槽谷和冰碛湖。直到现在,阿尔卑斯山脉中还有10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达3600平方公里,比欧洲国家卢森堡还要大。
自然环境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脉的气候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南欧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山地气候冬凉夏暖。大致每升高200米,温度下降1℃,在海拔2000米处年平均气温为0℃。整个阿尔卑斯山湿度很大。年降水量一般为1200~2000毫米。海拔3000米左右为最大降水带。边缘地区年降水量和山脉内部年降水量差异很大。海拔3200米以上为终年积雪区。阿尔卑斯山区常有焚风出现,引起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而造成灾害。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和分水岭。多瑙河、莱茵河、波河、罗讷河都发源于此。山地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又有利于发电。
资源
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可分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山脉南坡800米以下);森林带(800~1800米),下部是混交林,上部是针叶林;森林带以上为高山草甸带;再上则多为裸露的岩石和终年积雪的山峰。山区居民,西部为拉丁民族,东部为日耳曼民族。动物有阿尔卑斯大角山羊、山兔、雷鸟、小羚羊和土拨鼠等。
植被阿尔卑斯山脉的植物呈带状分布。山地南坡,海拔800米以下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800~1800米为温带森林带,其下部为以山毛榉和冷杉为主的混交林带,上部为由云杉、冷杉、雪松等组成的针叶林;1800~2300米处,为森林上限;以上为高山草甸;再上则为裸露的岩石和终年积雪的山峰。夏天,这里气候凉爽,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冬天,这里又成了滑雪、观赏雪景的理想场所。
气候
阿尔卑斯山
在阿尔卑斯山区,因为四周有高山保护,越深的山谷越干燥,越高的山峰则有较多雨量。降雪量也是各地区不同。海拔700米的地区,有雪的日子每年约3个月;1800米地区,有雪的日子可达半年;2500米地区,有雪的日子可达10个月,2800米以上地区,则终年积雪。在冬天,阿尔卑斯山区经常阳光普照,而中部地方则相反,阴霾密布。故此冬天是旅游阿尔卑斯山的最佳季节。
交通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脉山区的交通很发达。海拔1370米的布伦纳山口、2009米的辛普朗山口、2112米的圣哥达山口等,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1871年,在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塞尼山开凿了第一条铁路隧道,以后又建成多条。1922年竣工的瑞士和意大利间的辛普朗隧道,长19.8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隧道之一。勃朗峰下的公路隧道,长11.6千米。1980年建成的圣哥达隧道,长16.3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
风景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山区覆盖着厚达1千米的冰盖。各种类型冰川地貌都很发育,冰蚀地貌尤为典型。只有少数高峰突出冰面构成岛状山峰。许多山峰角峰锐利,山石嶙峋,峻峭挺拔,并有许多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冰蚀崖、角峰、冰斗、悬谷、冰蚀湖等以及冰川堆积作用的冰碛地貌。还有12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约4000平方千米。中阿尔卑斯山麓瑞士西南的阿莱奇冰川最大,长约22.5千米,面积约130平方千米。山地冰川呈现一派极地风光,是登山、滑雪、旅游胜地。阿尔卑斯山地冰川作用形成许多湖泊。最大的湖泊莱芒湖,另外还有四森林州湖、苏黎世湖、博登湖、马焦雷湖和科莫湖等。美丽的湖区是旅游的胜地。
西、中阿尔卑斯山风景宜人,设有现代化旅馆、滑雪坡和登山吊椅等。冬季滑雪运动吸引大量游客。山麓与谷地间的不少村镇,山清水秀,环境幽雅,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此旅游。 作为一个内陆国家,瑞士闻名于世,一是因为富庶发达,二是因为环境优美。瑞士国土面积41、284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包含多种小气候区的地域。瑞士气候温和,但会随着海拔的高度不同而变化。由于气候和海拔的变化,在瑞士可以找到大量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迷人的旅游景点,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文化,壮观的风光以及便捷的交通,使瑞士成为旅游观光的首选之地。随着冬天的临近,瑞士宛如进入了一个阳光和积雪编制成的银色世界:滑雪的人们正做着优美的回转;玩雪地滑板的人像跳舞一样,欢快地跳跃着;还有四处响起的滑雪橇的孩子们的笑声。瑞士的冬季带给人们无限的快乐,特别是欣赏那些一年中堪称山景之最的冰雪覆盖的山川。进行完体育运动及观雪景后,享受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温泉浴解除紧张和疲劳;或在温暖的壁炉前聊天,都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阿尔卑斯山
可谓是瑞士最靓丽的一条风景线。“艾格尔峰”、“明希峰”、“少女峰”、三大名山均屹立在阿尔卑斯山脉。它位于瑞士的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区占瑞士总面积的69%。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独特的景观:高山植物和雪绒花,湍急的瀑布,岩洞中的石钟乳,独特的动植物等。世界著名的滑雪胜地——圣莫里茨高山滑雪场就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中心地带,是高山滑雪的胜地,曾成功举办过两届冬奥会。这里有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山滑道,让你可以化身为翱翔在白色世界里的雪域雄鹰。冬日的阿尔卑斯山,白雪皑皑,冰川连绵千里,银白色的山坡陡斜雄伟,是滑雪的最佳场所,也是冬季运动比赛的热门场地。除1928年和1948年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外,1934年、1948年、1974年和2003年的世界滑雪锦标赛均在此举办,而奥林匹克雪橇赛和克莱斯特雪橇赛也都指定这里为比赛场地。
■洛伊克巴德温泉
除了滑雪,阿尔卑斯山区中不能错过的就是泡温泉了。洛伊克巴德温泉———位于阿尔卑斯著名的温泉休养胜地洛伊克巴德,拥有22个露天、室内温泉池,每天有约三百万公升的温泉水流入私人、公共的温泉浴池中。洛伊克巴德是从罗马时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温泉城市。歌德、莫伯桑、威姆佩尔都曾经访问过这个地方。这里以大众温泉中心和现代化的阿尔卑斯温泉中心为主,并且有很多吸引人的设施。其中,阿尔卑斯温泉中心穴,除了室内外游泳池外,还有裸体入浴的爱尔兰———罗马浴堂,提供桑拿以及格拉宏的美容保健等完善的服务。寒冷的瑞士冬季、热情的瑞士人,和您一同分享快乐、尽情放纵、投入自然,奇丽雄伟的瑞士风光等待您的到来。
季节

阿尔卑斯山
春季阿尔卑斯山的春天的积雪开始溶化,百花齐放的草地、山间的清泉成了健行者的天堂,是登山的好去处.
夏季阿尔卑斯山的夏季自6月至9月初,大部份的滑雪胜地都会在10月以及11月开张。
冬季阿尔卑斯山的滑雪季于圣诞节前到4月底。
图片欣赏












参考资料
[1] 中国户外资料网 http://www.8264.com/topic/keyword/438a/
[2]新浪 http://tech.sina.com.cn/d/2008-04-30/10102170448.shtml
[3]途牛旅游网 http://www.tuniu.com/places/27474/show_des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2, 2025-5-29 23:27 , Processed in 0.091267 second(s), Total 10, Slave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