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636|回复: 1

[诗词歌赋] D.QU编辑: 汉诗如何影响日本诗的发展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0 20: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D.QU编辑: 汉诗如何影响日本诗的发展介绍(网资汇编)

一.缘源
        日本從奈良時代開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文人開始仿照漢詩的形式來創作日本詩歌。
        日本漢詩和日本本土的和歌,俳句最明顯的區別是:
1.漢詩一首有四句(絕句)或八句(律詩),每句通常五言或七言;
2.日本和歌、俳句則有五、七、五或五、七、五、七、七等多種長短句,有的像漢語的詞。

二.日本最早的汉诗
        日本最早的漢詩《懷風藻》出版在751年。其後于平安時代達到全盛期. 凌雲集 、文華秀麗集、經國集等敕傳漢詩集先后持續現身,風行之盛而被日人稱作「國風黑暗期」。其後鎌倉時代、室町時代日本的漢詩得到持續的發展,譬如一休的《狂雲集》中收錄了一休的很多漢詩。江戶時代漢詩的發展達到高峰。明治維新時期的受過教育的日本人幾乎人人都會作或好或壞的漢詩。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漢詩的影響開始衰落,迅速衰落則為昭和時期。不過今日初中程度以上的古文教育仍然包含漢詩、漢文的背誦、解釋、以及創作等。日本汉诗是中國之外漢詩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

三.日本和歌与俳句
1.和歌:
和歌是日本的一种诗歌形式,古稱倭歌倭詩,又稱大和歌大和言叶。作为在日本历史上的本土的诗歌形式,受汉诗影响而发展起来。創作和歌的作家稱為歌人。和每句音数相同的汉诗不同,和歌每句是5音和7音相交错。
        和歌源于奈良时代(710年——794年)起的形式原有长歌、短歌、旋头歌、片歌、连歌等多种形式。平安时代(9世纪——12世纪)后,仅有短歌渐成优势。明治维新之后,和歌就是短歌了。
        一首长歌有若干“联”,奇数联较常见。每联两句,分别是5音和7音。一首短歌有五句,每句音节数分别为5、7、5、7、7,共31音。其中前三句称为“上句”,后两句为“下句”。
        上下句分别由不同的歌人创作,称为连歌。多首连歌由多个歌人创作,称为长连歌。连歌可以加格式(如前句末字与后句首字用同音)和内容(如某句关于季节、某句关于花)上的限制。旋头歌有六句:5、7、7、5、7、7音。片歌有三句:5、7、7音。
2.俳句:
俳句是日本古典短诗,由17字音组成,原称俳谐(也写为诽谐)。日本最初的俳句出现于《古今和歌集》(收有“俳谐歌”58首),至江户时代(1600年-1867年)则有从“俳谐连歌”产生的俳句、连句、俳文等。
        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三个基本规则:
  •                 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日文字母组成.
  • 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所谓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像“樱花”、“蝉”等动物、植物名称。另外,如“压岁钱”、“阳春面”这样的风俗习惯也多有应用。这些“季语”通常带着现代日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
  •                 还要注意押韵.
附:日本知名俳人及其流派:
日本著名俳人室町时代(1392~1573) 后期有宗鉴、荒木田守武,二人是俳谐连歌作者;江户时代有松永贞德,他提倡俳谐的娱乐性和教养性,号称“贞门”,可谓倾向于古典的一派。当时俳谐尚处于进入俳谐连歌的阶段。另一方面又有西山宗因,主张俳谐的滑稽性,强调创作上的自由奔放,称为“谈林”派。具有这一派特色的还有著名俳句家井原西鹤。一般被称 为俳圣的松尾芭蕉,把松永贞德的古典式技巧和西山宗因的自由奔放的散文风格熔铸一炉,并加以发展,摒弃滑稽、娱乐等文字游戏成分,使俳谐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庶民生活诗。
17世纪日本俳谐曾一度中落,至18世纪下半叶,与谢芜村号召“回到芭蕉去”,再度呈现繁荣景象。江户时代胁句(配句)以下各句逐渐失去生色,但小林一茶在发句(起句)的创作上表现了突出成就。正冈子规作为明治(1868~1912)的俳谐复兴者,明确提出连句(即俳谐连歌)非属于文学的主张,提倡以连句的发句(起句)为“俳句”文学,依然保存了发句的格律,使它发展成为日本民族最短的诗歌。此后,俳谐连歌逐步衰落,现代虽有少数人加以提倡,依然未见复兴。后来曾有人主张废除“季题”(称为“无季俳句”),否定定型(称为“自由律俳句”),但未成为主导力量。
四.日本御编最早的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日语:古今和歌集こきんわかしゅう Kokin Wakashū),常简称为《古今集》(古今集こきんしゅう Kokinshū),是日本最早的敕撰和歌集,由醍醐天皇下令,以纪贯之为首的宫廷诗人于公元914年左右编成,共收和歌一千余首,多为短歌。
        按季节和内容分为二十卷,与日本第一部诗歌总集《万叶集》的凝重,粗放风格不同,《古今和歌集》所选恋歌颇多,多带有贵族化风格,和谐优美。其所选和歌与阐明和歌宗旨的序言为后来几百年的和歌创作树立了典范。
        公元905年,醍醐天皇正式下令,命令宫廷诗人,被称为平安时期和歌圣手的纪贯之与纪友则、凡河内躬恒、壬生忠岑四人成立机构,组织人力编撰一部大型和歌集。编撰的目的是收集自奈良时代末期《万叶集》成书之后到平安时代初期一百三十余年以来的作品。初拟名《拟万叶集》后经天皇改名为《古今和歌集》。编撰历时九年,914年全书基本得以完成,但编撰者之一的纪友则未及书成即已辞世。纪贯之领头呈上所编,并为其撰写了有深远影响序言。
        全书共收和歌一千余首,仿照《万叶集》,分成二十卷。所收的每首和歌,均先列题目,然后列作者名字。其中的著名诗人除去编撰的四人,还有索性法师,藤原敏行等人,这些宫廷诗人后来都被列入三十六歌仙。《古今和歌集》采取的收入大量恋歌和它的分卷结构也成为后来的敕撰和歌集的范本。从它开始,到1216年《新古今和歌集》完成,平安时代的各代天皇共下令编写了八部和歌集,合成“八代集”。之后到1439年《新续古今和歌集》编撰完成,敕撰和歌集一共二十一部,合称“二十一代集”。
                                卷次                                                         卷题                                                         卷次                                                         卷题                         
1-2                         春歌                         10                         物名                         
3                         夏歌                         11-15                         恋歌                         
4-5                         秋歌                         16                         哀歌                         
6                         冬歌                         17-18                         杂歌                         
7                         贺歌                         19                         杂体                         
8                         离别歌                         20                         乐府歌辞                         
9                         羁旅歌
- See more at: http://bbs.creaders.net/poem/bbs ... thash.jaEI8aDq.dpu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20: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懷風藻》

这是一本日本現存最古老漢詩選集.


《懷風藻》於751年(天平勝寶三年)編纂完成,編者不詳。有指編者是大友皇子的曾孫淡海三船,理由是詩集的「詩人略傳」中編者對近江朝有著同情筆調。然而也有謂編者是葛井廣成、藤原刷雄或石上宅嗣等,至今未有定論。


        詩集名為《懷風藻》,意即「緬懷先哲遺風」。「藻」字則可能典出陸機《文賦》:「藻,水草之有文者,故以喻文焉」。全詩集收錄64位作者共120首作品。作者都是當時的皇族顯貴,例如文武天皇、大友皇子、川島皇子、大津皇子和其他官吏、儒生、僧侶等(其中18人兼為《萬葉集》收錄的和歌作者)。詩歌以五言八句為主,內容方面包括侍宴從駕、宴遊、述懷、詠物等,借用儒道老莊典故,文風浮華,講求對仗,似是深受中國六朝文學影響。


        《懷風藻》的出現,象徵自奈良時代起日本文壇對漢文學的重視。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當中的詩歌有很多是宮廷詩宴這種官式場合的酬唱,這也反映當時尊尚漢風文化的潮流。


雖然《懷風藻》為日本現存最早的漢詩集,然而其作品卻不盡成熟。可看出日本文人在還不熟悉漢文創作的情況下,戰戰兢兢的符合押韻對仗、格式,深怕做出不倫不類的詩詞。如此造成本詩集內的作品,風格死板而缺乏新意,自我風格不強,對後代詩集的影響亦小。除了大津皇子的幾首漢詩以外,極具價值的作品不多。雖然如此,卻可由此生怯的情狀,窺知日本於漢詩創作起步時期的世態。比起文學本身,更具有在文學史之上價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电话:389-2345588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2, 2024-5-3 09:46 , Processed in 0.074924 second(s), Total 7, Slave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