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440|回复: 1

[诗词歌赋] D.QU 汇编:中国语言文学史上应知的十种韵本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5 23:51:51 | 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D.QU 汇编:中国语言文学史上应知的十种韵本简介

注:本篇资料全部来自网络.


一.聲類.三國(魏)李登著(原书佚失)

聲類》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韻書,由三國時期魏國人李登所著,書已佚失。


二.韻集--西晉呂靜著(原书佚失)

韻集》是僅晚於《聲類》的早期古代韻書,由西晉時期呂靜所著。
《韻集》已經佚失,它的若干逸文散見於古文獻中。魏江式《上古今文字源流表》說:“忱弟靜別仿故左校令李登《聲類》之法,作《韻集》五卷,宮、商、兡、徵、羽各為一篇。”
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韻目的小注裡,有陸法言《切韻》以前五家韻書分韻異同的記載,其中有呂静《韻集》的情況。參與修訂《切韻》的顏之推在《顏氏家訓·音辭篇》裡批評呂靜“成、仍、宏、登合成兩韻,為、奇、益、石分作四章”。這說明《韻集》跟《切韻》分韻存有分歧。


三.切韻--隋朝陸法言等著

切韻》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韻书,是在隋文帝開皇(公元581—600年)年间,陸法言的父親陸爽在朝廷作官時,由陸法言執筆把劉臻、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這八個當時的著名學者到陸法言家聚會時討論商定的審音原則記下來,于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編寫完成的。


四.唐韻--唐代孫愐著(原书佚失)

唐韻》由唐人孫愐著,時間約在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之後,是《切韻》的一個增修本,但原書已佚失。據清代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所錄唐元和年間《唐韻》寫本的序文和各卷韻數的記載,全書5卷,共195韻,與稍早的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同,其上、去二聲都比陸法言《切韻》多一韻。
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也是《切韻》的一個增修本,较《唐韻》更早。但孫愐曾利用朝廷扩大《唐韻》的影响,所以《唐韻》雖是孫愐的私人著述,其命名卻帶有官方的性質,比起較它早出的《刊謬補缺切韻》更有名气。范鎮的《東齋記事》上說:“自孫愐集為《唐韻》,諸書遂廢”。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和孫愐的《唐韻》,都对韵字加入注釋,並且引文都有出處,于是韻書便同时具有辭書和字典的功能。


五.廣韻--宋朝陳彭年等编著

廣韻》的全名是《大宋重修廣韻》,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陳彭年等人奉詔,根據更早的《切韻》、《唐韻》等韻書修訂成的一部韻書。这使得《廣韻》成为中國古代第一部由政府主修的韻書。《廣韻》共5卷,每卷的韻目下面都有一些为某韵字加注“獨用”,或與其它某韻相同字“同用”的字樣。它也可以被看成是一部同韻字典。從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開始,及至孫愐的《唐韻》,韵字都加入注釋,並且引文都有出處,于是韻書便同时具有辭書和字典的功能。《廣韻》的名稱本來就有增廣隋唐韻書的意思,其韻數、小韻數、字數都較以前的韻書有增加。據《廣韻》的卷首記載,共收字26194個,注解的文字191692個。明代邵光《切韻指掌圖檢例》說:“按《廣韻》凡二萬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韻者三千八百九十文(即有小韻3890個)。”近年有人統計,《廣韻》的小韻實際是3700多個。而根據最新的校正,應爲3874個小韻,儘管其中有少數幾個聲韻地位重合。
廣韻自纂成至今,刻本、鈔本達百種之多。如按註文詳略之分,可分爲詳註本和略註本。如果按照刊刻的源流來看,詳註本又可分爲兩類,一類是福建私刻的《鉅宋廣韻》,稱「鉅宋本」,一類是臨安國子監刊刻的《大宋重修廣韻》,稱「大宋本」,此類版本現有「高宗本」、「寧宗本」和「巾箱本」。
迨至清代,校刻《廣韻》者甚校@些刻本中比較通行的有三系,一是康熙年間張士俊校刻的「澤存堂本」,一是光緒年間黎庶昌校刻的「古逸叢書」本,一是民國初年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的南宋「巾箱本」。
系統
《廣韻》总計206韻,包括平聲57韻,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
平聲有分上下兩卷,原因只是平聲字數較多。
按照廣韻的編排方式,相同韻目的小韻排列在一起,但其聲母未被標明。廣韻的聲母系統是根據後世的三十六字母、等韻圖等文獻,以及通過反切系聯法得出的。早期的韻圖囿於三十六字母之成見,認爲廣韻聲母系統與三十六字母相同。清儒陳澧最早利用系聯法(即將相同反切上字的小韻合併稱一個等價類)考得廣韻共有四十聲類,即從三十六字母的「照穿牀審」中分出「莊初神山」,「喻」中分出「于」,而合併「明微」。白滌洲重新使用系聯法,從「見溪疑影曉來」中再分出了「居去魚於許力」六個聲母,同時區分「明微」,爲四十七聲類說。曾运乾在四十七聲類基礎上又將「精清從心」分爲「作子」「倉七」「昨疾」「蘇息」,謂五十一聲類。
王力根據音系學的方法,在三十六字母的基礎上從「照穿牀審」中分出「莊初崇山」與「章昌傳書」,合併「幫滂並明」與「非敷奉微」及「泥」與「娘」,同時將「喻」母三等分出並與「匣」母合併,爲三十五聲母。邵榮芬認爲「泥」母與「娘」母不應合併,同時又從「禪」母中分出了「常」母與「俟」母,爲三十七聲母。
此外還有三十八聲母分類的系統,在三十七聲母的基礎上,將「喻」母三等分立爲「云」母,不合併到「匣」母,主要原因是《廣韻》反切中沒有涉及「云」母與「匣」母混切,並且「云」母在後世爲次濁音,與全濁的「匣」母不同。儘管「云」母上古來源是「匣」母,但至少在切韻成書時期已經分離,故「喻」母不列爲廣韻的一個聲母。

六.平水韵--金朝王文鬱著

平水韻是宋代以後使用的詩韻系統。1223年,金朝平水(一說是官名,一說是地名)王文鬱作《新刊韻略》,將格律詩用字分為106韻。2001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出土的古韻書《排字韻》的殘片,其內容與王文鬱的《新刊韻略》完全一致,具有106韻的組織,是更早的206韻的《廣韻》的一種略本。


七.古今韻會舉要--元代黃公紹編著

古今韻會舉要》是完成於元朝的一本韻書。元世祖至元29年(1292年)以前,黃公紹編過《古今韻會》(已失傳),是一部徵引典故很多,很注重訓詁的書。而後黃公紹的同鄉熊忠嫌該書注釋太繁,在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編成《古今韻會舉要》。《古今韻會舉要》参照劉淵的《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共分107韻;和《壬子新刊禮部韻略》的106韻相比,《古今韻會舉要》多了一個“拯”韻。

八.洪武正韻--明朝樂韶鳳等编著

洪武正韻》是明太祖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樂韶鳳、宋濂等11人奉詔編成的一部官方韻书,共16卷。宋濂作的序文中說,《洪武正韻》“壹以中原雅音為正”。但從編輯人員的籍貫來看,絕大多數卻是南方人氏。


九.詞林正韻--清代戈载(略)


十.中华新韵--当代人编著(略)



D.QU 汇编
注:本篇资料全部来自网络.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路得迈 + 2 感谢分享^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6 00:18:18 | 看全部
作诗填词如果从旧韵,个人喜欢用戈载的词林正韵。他把平水韵106个韵部整理归纳成19个韵部,查对起来很方便。同时,也推荐给新学的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电话:389-2345588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2, 2024-5-27 09:03 , Processed in 0.066606 second(s), Total 12, Slave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