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951|回复: 11

[好文共赏] 【真•天下无双系列】资深驴友,千古名僧——玄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2 21:17:32 | 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佛教在中国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相传汉明帝梦到有一位满身金光的人来自于西方,于是就让他的大臣们解梦。有一位大臣就解释说:“西方有圣人,名为佛,想必陛下看到的金人就是。”汉明帝派遣使者准备去天竺寻访,此时恰好有两名天竺僧人用一匹白马驮着经书来到中原,于是汉明帝就为他们建了中国第一所寺庙——洛阳白马寺,从此佛教开始在中国流传。


汉魏六朝以来,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佛教也一并风传南北,被中华文明所吸收,渐渐与儒家道家一并成为华夏的思想根基。由于原始佛教发源于印度地区,所以为了求得思想精义,数百年来不断有东来传教和西去取经者,著名的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法显大师等人。随着佛教经典渐多,大家意见随之产生分歧,结果宗派林立,侧重各有不同。对于经义的理解,有时甚至南辕北辙,差别很大。


随着南北分裂结束,隋唐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愈加兴盛,国力大增,万邦来朝。在此国力鼎盛之际,佛教史上也出现了一位光彩夺目的人物——玄奘法师。他的另一个名字大家更是耳熟能详,从小就知道:唐僧唐三藏。



   玄奘俗家本姓陈,祖上大大有名,乃是东汉末年颍川四长中的陈寔。颍川陈氏是世代簪缨的大族,到玄奘这一代,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他父亲在隋亡以后就辞官隐居去了,在家专心教导四个儿子。

   家中最小的儿子陈祎最聪明,深得父亲喜爱,八岁时就随着父亲读遍家中典籍。父亲辞官后,家中生计日趋艰难,无奈之下,二儿子陈素干脆去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减轻家中负担。陈祎十岁时,父亲病故,家境更加困难,于是回家奔丧的二哥带着幼弟一同回到净土寺,教导他知识与佛理。


   陈祎非常聪慧,学习佛经也是触类旁通,进度极快。他十三岁时,朝廷给洛阳批了二十七个出家名额,他想去参加考试,但年纪太小无法参加,于是就在门前叹息徘徊。正好朝廷派来的主考官看到了这个小家伙,就和他交谈起来。一谈之下,主考官发现这孩子居然志向远大,辩才无碍,佛理精通,于是就为他特批了一个名额,把十三岁的陈祎吸收进了僧人队伍,法号玄奘。

   从此,历史上少了一名士人,却多了一位高僧。

   玄奘正式出家以后,跟着洛阳的各位高僧学习,大家都发现这孩子真是天生的僧人,极其聪颖,不仅过耳不忘,还能讲的更好。于是一同学习的僧人们往往上两次课——高僧们讲完了,大家再听玄奘重新讲一遍,感觉更加清楚明白。于是,玄奘的名声,就渐渐遍传于洛阳。

   这时正是隋末,很快,天下又陷于战乱。玄奘和二哥一起,随着难民辗转于长安和四川,四处求学交流,最后落脚于成都。他们兄弟二人,不仅擅长佛经,也有家传的孔孟老庄之学,讲起经文来见解独到,生动活泼,从各地慕名而来听他们讲经的常常有数百人。

   唐朝统一天下以后,社会渐渐安定。玄奘感觉留在成都见识受限,就决定回到长安。成都的生活巴适得很,一同来成都的同伴们,包括他的二哥,都想就此安顿下来,于是玄奘就一个人坐船下三峡,经湖南湖北一路返回长安,沿途讲经学习,声名远播。

   二十三岁时,玄奘回到长安,继续跟随当时的著名高僧法常、僧辩学习。此时的他,已经是全国有名的年轻高僧,被前辈赞誉为“佛门千里驹”,未来不可限量。美好、安定的生活在等待着他,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成为著名寺庙的主持,或是达官贵人们的座上客。

   但玄奘有更大的志向。在多年研究佛法后,他发现高僧们对很多经文的解释见解不一,似乎说的都有道理,但也感觉说的都不对。很多经书是从梵文翻译而来,翻译的不准确加上经文的散失,使得不少经文上下断裂,译文晦涩难明。想从这些断断续续的经文中理解佛祖的真意,几近于缘木求鱼。

   唯一的办法,就是亲自去天竺,去佛教发源的地方,亲眼看到原版的经文,亲耳听到原始的经义。虽然走这条路九死一生,但为了寻求真理,生死又能算什么呢?

   于是,玄奘和几位志向相同的僧人一起给朝廷上书,申请朝廷能批准他们去天竺留学。那时正值唐朝初年,大唐帝国的太阳刚刚升起,还没达到万邦来朝的辉煌境地,与突厥和西域各个国家的关系还很紧张。为了防止间谍活动,那时候对百姓出国控制的非常严格。玄奘他们递交了几次申请,都被朝廷驳回,其他同伴都渐渐的心灰意懒,不再想着此事了。

   玄奘却一直都没有放弃。他一边打听这一路的山川地理,规划出行路线,一边找人学习各种语言,等待机会。在他二十八岁那年,一个很好的机会出现了。

   这一年是贞观元年,长安附近遭遇灾害,很多灾民四处逃生。玄奘化妆躲在灾民之中,跟随一部分灾民队伍往西,顺利来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他在这里一边停留讲经,一边筹划如何继续西行。凉州都督听说他要出关,就准备把他遣返回长安,幸好当地僧人得到消息,偷偷护送玄奘出城,一路昼伏夜出赶往瓜州(今甘肃安西)。瓜州的刺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听说玄奘出关是要去取经,于是就将凉州发来要求捉拿西行僧人的公文撕毁,放玄奘出关。

   从瓜州到西域,先要跨越八百里瀚海——大沙漠。玄奘起初还在瓜州雇了一位胡人向导,结果没走几天,向导自己觉得旅途太危险,就告辞回去了,丢下玄奘一个人在沙漠中跋涉。沙漠中的绿洲,被控制在唐帝国的一连串烽火台下,要想补充水,就得去烽火台旁;但玄奘又是无照出境,万一被当成间谍直接杀了,也毫不奇怪。玄奘只好趁着晚上,偷偷到烽火台旁的绿洲补充水草。白天再远远躲开赶路。中间曾有一次错过了水源,结果连续几天没能喝到水,要不是老马识途,带着他跑到一个绿洲旁,恐怕玄奘就牺牲在沙漠中了。

   九死一生越过沙漠后,玄奘到达了西域的伊吾国、高昌国。当地的僧俗人等早在玄奘停留凉州讲经时,就已经听商人们传说有位大唐高僧要去天竺取经,将会路过此地。当玄奘单身一人跨越数百里沙漠来到这里时,当地的王公贵族、僧俗百姓们都纷纷来拜见他,求他为大家讲经说法。高昌国王曲文泰对玄奘极其尊崇,以弟子的礼节侍奉他,更强留玄奘在国内,想任命他为国师。玄奘多次请辞都被劝阻后,为了表明西行的心志,就以绝食来对抗。一连绝食数天,水米不进,国王眼看玄奘气息渐渐微弱,心中非常愧疚,赶快谢罪并答应了放他西行。于是玄奘与国王约法三章:一,国王与玄奘结为异姓兄弟;二,玄奘取经归来时,必须来高昌国住三年,讲经说法;三,玄奘先休息一个月,调养身体,国王为他准备好西去的行装。

   一个月后,玄奘带着国王赠与的几十匹马、二十多名随从继续上路。先是翻越天山,绕过伊塞克湖,到达中亚。在这里,他拜访了突厥可汗,并为突厥王庭说法。然后玄奘穿过中亚,又翻越兴都库什山脉,最终抵达印度境内。这一路上,玄奘一行遇到很多危险。翻越天山时,从人冻死、摔死的十去其四。中亚多游牧民族,他们路上常常遇到盗贼马匪。最危险的一次他们被两千多名突厥马匪所劫,结果马匪们因分赃不均内讧,进而互相争斗,玄奘一行才得以趁乱逃离。

   在这一路上,玄奘除了讲经说法以外,还坚持记载各地的山川地理,人情风俗、国家状况、军队形制、气候、语言、宗教等等,记录非常翔实。比如他记载伊塞克湖:“山行400余里至大清池。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瀚,惊波汨忽,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再比如他记载昭武九姓中的米国:“飒秣建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机巧之技特工诸国。气序和畅风俗猛烈。凡诸胡国此为其中。进止威仪近远取则。其王豪勇邻国承命。兵马强盛多诸赭羯。赭羯之人其性勇烈。视死如归战无前敌。从此东南至弭秣贺国”。






   到达天竺以后,玄奘看到此地分为很多个小国,佛学大盛,各个国家和城邦都有自己的高僧大德,到处都是佛祖和前辈高僧们留下的遗迹。玄奘如入宝山,如饥似渴地学习、瞻仰。这个从东土大唐远道而来的僧人,用他勤奋诚恳的求学态度、谦和有礼的待人方式、无人能敌的表达能力,很快就征服了天竺各城邦。

   玄奘且行且学习,一路向着真理前进。终于,在他三十二岁那年,他来到了印度古代的佛教中心,佛学之灵山——那烂陀寺。那烂陀寺传说是如来当年的说法遗迹之一,数百年来都是印度的佛学最高殿堂,有上万名僧人在此学习。当时的主持名叫戒贤法师,已经106岁了,号称精通一切佛教经典,人送尊号“正法藏”。他听说玄奘要来那烂陀寺,欢喜异常,派出了二百多名僧侣、上千名信众来迎接他。戒贤法师不仅将玄奘列为那烂陀寺地位最高的十名僧人之一,还不顾年老体衰亲自开讲《瑜伽师地论》,随玄奘一同听讲的有数千人。此后五年,玄奘一直随着戒贤法师学习,不仅学大乘佛教经典,其他小乘佛教乃至各种外道典籍也都一并学习。玄奘在语言方面可算得上是天才,一并学习了印度梵文与婆罗门书,对印度语言文化的掌握就如同当地的博学之士一般。

   玄奘在那烂陀寺留学期间,曾周游全印度,四处拜访佛祖遗迹,遇到很多危险。传说有一次他去佛影洞拜访,结果路上被信奉其他宗教的歹徒劫持。歹徒看这个和尚细皮嫩肉英俊潇洒,正是上好的祭品,就要杀掉他作为血祭。玄奘就说明自己要去参拜佛影,求歹徒们不妨和他一起去,等参拜完了再杀掉他也不迟。歹徒们同意了,就和玄奘一同来到洞中。结果玄奘在参拜时,遗迹真的发出金光,隐隐映照出佛祖的影子。歹徒们大惊,一起拜伏在地,不仅没有杀他,还请玄奘为自己剃度,改信了佛教。

   在留学时,玄奘也受到了当地僧人和其他宗教信徒的挑战。同是那烂陀寺十名高僧之一的师子光,因为教义问题与玄奘发生争执,结果玄奘写了一篇论文《会宗论三千颂》将他反驳的无话可说。师子光自觉脸面挂不住,就跳槽去了其他寺庙。不死心的师子光后来又找了自己在东印度赫赫有名的一位好朋友来挑战玄奘,结果他的朋友来了那烂陀寺看到玄奘以后,竟然被玄奘的学识和气场所震慑,连话都不敢说就离开了。后来还有一位信奉婆罗门教的贤者来那烂陀寺挑战,扬言要以人头为赌注进行辩论。结果玄奘在公开辩论中几个回合就击败了他。这个婆罗门教徒以为自己必死之时,玄奘饶恕了他,只是让他担任了几天仆役就放他离去。

   经过多次论战之后,整个印度都知道了有一位来自天朝上国的高僧。当时印度最强大的国王戒日王将玄奘请去,专门为他召开了曲女城辩论大会,据说参会的有十八名国王、三千多名高僧、二千多名其他宗教人士,自己赶来参会的贵族、学者、民众更是不计其数。大会上公开张贴宣讲了玄奘的论文《制恶见论》,戒日王宣布如果能有人驳倒其中一条的,玄奘就愿意斩首谢罪。结果一连十八天,都没有人敢于出面反驳。大会圆满落幕后,玄奘被印度宗教界尊称为“大乘天”、“解脱天”,威震全境。

   大会结束后,玄奘感觉这次取经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就准备回国。各国国王为他准备了佛骨舍利、佛像、经书、种子、大象、马匹、金银等物,派了很多随从保护玄奘法师回国。本来,从印度回去最快的路线是走海路,但玄奘记挂着要完成与高昌国王讲经三年的承诺,就决定还是走更危险的陆路。戒日王为此专门出具了外交国书,派使者先一步送达玄奘归途中的各国,请他们做好接待准备。这一年玄奘已经四十二岁,离开长安十五年,在印度求学十二年。

   回去的路有诸多随从陪伴,比来的时候危险小了很多。不过在归途渡河时还是遇到大风浪,玄奘所携带的佛像、种子和一部分经书丢失。等一路走到疏勒国时,大象、马匹也几乎死亡殆尽,随从也只剩下二十多人。在疏勒国,玄奘听到高昌国已经被大唐灭国,曲文泰去世的消息,伤心之余,玄奘一行就没有再绕路去高昌,而是走天山南路回国。

   踏上回国之路两年后,玄奘他们来到了西域的于阗国。玄奘在这里一边停留休息、讲经说法,一边将自己十七年来的留学经历写了一封表章,请使者先去报告给朝廷。毕竟当年是非法偷渡出境,玄奘心中也很忐忑,不知道会受到怎样的对待。

   半年以后,唐太宗的回信到了。太宗非常欢迎他的归来,并派出了使者来迎接他。看到信以后,归心似箭的玄奘立刻出发,经楼兰国,终于回到了大唐的敦煌。朝廷的使节已经在这里恭候,与于阗国护送人员交接完毕后,一行人就迅速赶往长安。

   此时玄奘的事迹已经传遍长安。他还没到长安时,就有很多人来拜见他,以致于连去长安的道路都被堵塞。他进城当天,整个长安城倾城而出前来迎接,鲜花香案绵延数十里路,长安民众们都以能目睹这一盛事为荣。

   这一年是贞观十九年,玄奘四十六岁,离他偷偷踏上取经之路已是整整十九年。在这十九年里,他跋涉五万多里,途径一百多个国家和城邦,所行距离相当于绕了地球大半圈。他出发时是孤身潜出长安的年轻僧人,归来时是满载宝物的中年高僧。根据记载,他一共带回了一百五十颗佛骨舍利、六尊佛像、六百五十部佛经等宝物,传说现在珍藏在法门寺的指骨舍利也是他带回来的。与这些宝物相比,他携带回来的知识更是无价之宝。

   回到长安以后,唐太宗对此极为重视,甚至一度想让玄奘做官,但被玄奘坚决推辞。于是唐太宗就为玄奘组织了大量助手,以支持他开展著述和翻译工作。唐太宗还专门修建了大慈恩寺、大雁塔等建筑,用来保存玄奘所带回的诸多经书宝物,为他们的翻译工作提供场地。

   在此后的日子里,玄奘专心投入到写作和翻译工作中。他首先写成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所亲身游历和听闻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内容无所不包,是今天研究中古时期西域、中亚、南亚的珍贵历史地理文献。书中记载非常详实准确,很多内容甚至是现在世界仅存的唯一史料。如果没有《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印度的中古历史将完全是一片谜团。十九世纪以来,正是在这本书的指导下,考古学家们才发现了那烂陀寺遗址、鹿野苑遗址、王舍城旧址、吐火罗国旧址等一系列珍贵的历史遗迹,才得以确定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戒日王的存在、当时印度诸国的分布情况。在唐朝,这本书也成了唐帝国赖以开拓西域、结交诸国的重要依据,王玄策这种传说“一人灭一国”的牛人,也是很大程度上依靠了玄奘的著作得以成功的。

   此外,玄奘的主要工作还是翻译。作为精通梵文的大学者,他不仅要把梵文佛经翻译为汉文,还要把汉文经典著作诸如《老子》等翻译成为梵文,传播到中亚和印度。终其一生,玄奘所翻译的经典达到一千多卷,共计一千三百多万字,占了整个唐代所翻译佛经的一半以上,远超历史上其他几位大译经家。要知道,这可不是能随意灌水的网络小说,而是以晦涩难懂著称,要字字推敲斟酌的宗教典籍!

   在翻译风格上,玄奘与另一位著名的翻译家鸠摩罗什相反。鸠摩罗什的翻译偏向于文学性和他本人的理解,是原始经文的意译。而玄奘的翻译是原著的直译,更贴近于原始经文的本义。从文学性来讲,鸠摩罗什的译文可读性更好,所以流传更为广泛;从专业性来说,玄奘的译文更有价值,为专业研究者们所侧重。很多经文在玄奘取经归来后,在印度本地都因为战乱而绝传,反而要靠中文佛经再解读回去。时至今日,中国的佛教经文才是世界上最完整丰富的,这一点就是得益于玄奘等诸多翻译家的功绩。

   从回到长安到玄奘去世的十九年中,玄奘每天三更睡,五更起,翻译经文、校对稿件、教育后辈、诲人不倦。同时,玄奘还游走于长安权贵之间,对推广佛教在上层社会的影响起了很大作用。李家尊道教祖师老子为祖,但佛教在唐朝前期和中期一直受到皇室的优待和扶持,与玄奘的影响不无关系。

   在普通民众中,这个僧人的传奇经历更是受到大家喜爱。从唐朝开始,就有以他为主角的传奇小说,到了宋、元、明诸代,更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话本、杂剧,直到《西游记》这一登峰造极的巨著出现。玄奘的形象被逐渐神化,最后定格成为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唐僧这一角色。“我崇尚专注一生的事业,更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相比之下,大家都更喜欢那个自由奔放的孙悟空,专注一心取经的唐僧反而成了怯懦、无能、不辨是非的代名词。到了今天,人们已经逐渐忘却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从小说、电视、电影里去认识他。

   唐朝是一个伟大灿烂的朝代,说起唐诗,人们会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想到成百上千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说道唐皇,人们会想到李世民、李隆基、甚至还有武则天;说到唐画,人们会想到是吴道子、王维和敦煌的飞天仙女;说到唐兵,人们会想到无敌的陌刀兵和玄甲铁骑……

但唯有唐僧,不是一个泛指的名词。每个中国人都从小知道,这是一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西天取经归来的和尚。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3 收起 理由
般若船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21:26:45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指间恒河沙 于 2015-6-12 21:29 编辑

来个开脑洞的小说。


“那么,是一只猴子、一只猪、一个苦行僧、一匹龙马,保护你去西天,取回真经?”
“是的。”玄奘轻声说。
李卫公往椅背上一靠,嘴角露出一丝讥诮:“你觉得这样的报告,皇上会相信吗?”
“阿弥陀佛,”玄奘轻颂一声佛号,“佛法无常,色不异空。”
李卫公盯着玄奘的眼睛。玄奘平静地垂下眼帘。他虽然已经年过四十,经历西域天竺的千辛万苦,却仍然面如冠玉、肤若凝脂,目光清澈,雍容大度,脸上没有一丝皱纹,仿佛还是十六年前从长安出发时的那个翩翩美少年。
大堂里一点声音也没有,静得能听见玄奘那悠长轻缓的呼吸声。堂下的铁甲武士,早被他的历险故事惊得瞠目结舌,用敬畏的眼神看着这位声名远播的圣僧。
但这不包括李卫公。大唐开国第一名将的李卫公,公认为举国上下仅次于皇帝本人的第二聪明人李卫公。
他没有说话,而是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晚风穿过大堂,左厢房那巨大的开平方机器发出吱吱的响声,勾起了他一些不算美好的回忆。
“你想听一个能让皇上相信的故事吗?”玄奘忽然打破了沉默。
李卫公微笑着睁开了眼睛:“圣僧请讲。”
1.都言贫僧在五指山下收了一个了不得的大徒弟名唤行者悟空,其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最后被如来佛祖镇压在此。殊不知,贫僧前世原是如来之二徒,名唤做金蝉子。因为不听说法,言行轻谩,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经过十世轮回的苦难与所谓的被压五指山竟是异曲同工之妙,李卫公不曾生疑?
2.贫僧第一次遇险是见到了六个剪径的蟊贼,最后蟊贼被悟空打死。为此贫僧不免念叨了他几句,岂料他竟负气而去。最后贫僧靠观音给予的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收复了劣徒。李卫公,定心真言,何谓定心真言,莫非你不曾怀疑过?
3.贫僧又收一徒名唤悟能、八戒,此徒六根不净,八戒不止。取经路上动了凡心不是渴望返回高老庄娶妻生子。也多次念叨要散伙回家。对此,李卫公又是何看法?
4.贫僧最后一个徒弟是沙僧沙悟净。此徒憨厚耿直,一心向西。不管遇到什么危险都伴在为师身边,也亏了他贫僧才能多次化险为夷,坚定本心前往西天拜佛求精。沙僧最耿耿于怀的是他曾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因罪被贬,日日承受飞剑穿心之痛。渴望取了西经可以洗刷身上的冤屈。
5那接引佛祖撑船带我们过了凌云仙渡时,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长老见了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四个人,却只有一具死尸。李卫公不觉得奇怪吗?
————————————————————————————————
玄奘用着他一贯的轻缓语调,从容说完了这段故事。他的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但很快又恢复到清澈如水的平静。
李卫公沉思着说:“那么,其实孙悟空是你内心的嗔欲所化,猪八戒是贪欲所化,苦行僧是痴欲所化,一直都没有所谓的三个徒弟护送你上西天是不是?一直都是你一个人寂寞的上路,是也不是?
“阿弥陀佛。”玄奘双手抚十,轻颂一声佛号,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那么,你们在一路上打灭的那些妖精,其实是被你所杀的。比如说,不管是那些剪径的蟊贼,还是长相怪异而被当做妖怪的西域人,或者喜欢食人的粤人,都是被你所杀,是也不是?你承受不了自己杀了这么多人的罪过,所以幻想自己有个顽劣的大徒弟是也不是?“
“阿弥陀佛。”玄奘双手抚十,痛苦的轻颂一声佛号,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也就是说,所谓动了凡心的八戒其实是你自己的贪婪所化,你在高老庄喜欢上了高翠兰,本意是留下入赘。后来是你的嗔念悟空将你唤醒继续前行。你所谓的蜘蛛精白骨精女儿国王,其实都是你动了凡心的人间女子是也不是?“
“阿弥陀佛。”玄奘双手抚十,轻颂一声佛号,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沙和尚是你痴欲所化,你本是前途无量的得道高僧,却因受了陛下之袈裟紫金钵,不得不千山万水前往西天求经。你也有过抱怨吧。希望赶紧取了经文回到陛下身边,回到天堂的长安城,是也不是?“
“阿弥陀佛。”玄奘双手抚十,轻颂一声佛号,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阿弥陀佛,”玄奘问道,“卫公,这个故事,可以让皇上相信吗?”
李卫公微微一笑:“圣僧,圣上何等圣明的千古不世之君。我作为臣属,只能将两个故事都记录呈上,信不信,还要请皇上圣断。”
“那你呢?”玄奘的眼光仍然平静,口气中也没有一丝咄咄逼人的味道,“卫公,你相信哪个故事呢?”
李 卫公愣了一下。又一阵风穿过大堂,吹动左厢房的开平方机器,发出吱吱的响声。
”若是第二个故事流传了出去,长安城的百姓知道取得真经的大唐高僧竟是个贪嗔痴恨未断,六根不净的和尚。那他取回来的真经就大打折扣,陛下的形象也会受损。我大唐天命之国也不复存在。“李卫公心忖。
于是他说:“我相信第一个故事。”
然后玄奘笑了:“所以佛法无边。”
太宗看完两个故事的记录,当即了然,略作沉吟,即刻差人去问玄奘是否愿弃道辅政,常侍左右,玄奘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太宗从其志,愈加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并手书《圣教序》,以表其功,至此,已经14年音信全无的玄奘大师,名动天下,声威无二,俨然成为天下佛教首屈一指的大德,以御弟之名,居于皇城之内,出入龙门而无阻。
  当日深夜,卫国公府,卧室之内,罗床暖帐,红拂女听完李靖的转述,疑惑的问道::“陛下乃天子,自是洞察秋毫,想必已知故事真假,玄奘实为贪嗔痴三毒所扰,并非得道高僧,陛下如此待之,是否太过恩宠?”
  李靖笑而答曰:“玄奘在故事中把自己讲的保守愚弱,唯靠一心向佛,依靠神化来的观音如来满天神佛之助,约束住了代表自己的贪嗔痴三毒的三个徒弟,取得西经而成正果,这是给百姓看的。百姓只需要知道一心向佛自有神佛保佑就可以了。你忘了故事中的白龙马了么?那才是给陛下看的,陛下乃真龙天子,玄奘乃天子御弟,身份尊贵却要不远万里去做那跑腿的勾当,并经历红尘种种,时而遇匪患,时而遇情关,不但要躲那食人粤番防被吃,就连吃斋都要小心,你看他说什么被二尊者讹走了钦赐紫金钵盂,其实八成是化缘化到切糕了。难得的是,玄奘大师以真龙御弟之尊,干骡马的活,极少仗势压人,哪怕偶尔贪嗔痴都护不住懦弱的自我,嗔念未起、悟空不在,哪怕三两小妖小鬼,也能抓走大师与龙马。被人绑票,也从不化身为龙,高喊‘我爹是敖闰’,错了,是大师遇难从不说‘我哥是唐皇,可索赎金,莫要撕票’,若是如此,他根本到不了西天,早被绑票的送回来换钱了。他虽时常为皮囊表象和贪嗔痴三毒所扰,却也能坚定而骄傲的脚踏实地,不忘玉龙本心,取西经而回,龙马终成正果,还原龙身并受封八部天龙,这白龙马才是他唯识论中的阿赖耶识,是他所坚持所达成的,并在故事中寄寓了他想得到的,他都这么说了,陛下还能做的比佛祖差么?玄奘他既有此心,坚定此念,脚踏实地,完成此行,取得真经而回,已无愧为当世佛教大德,至于此前途中种种贪嗔痴、以及懦弱保守只知逃避的表我,寓教于乐,当个故事听过就忘了吧。”
  红拂叹曰:“夫君睿智,此番分析丝丝入扣,洞察人心,但,依你平时的作风,不爱与朝中大臣来往,也从不信鬼神之说,此番却于公传扬西游记之神话,私下也将龙马为玄奘法师阿赖耶识之说与朝臣褒议,这其中,莫非还有隐情?”
  李靖眼神四顾左右,虽无人,却轻语,说道:“编这个故事也不容易,魏征杜如晦房玄龄他们那帮腐儒不好糊弄,弄个和尚进大内于礼不合,言官们难免非议,我身为人臣,自当为陛下分忧。至于陛下为何这么做,我这里还有一种猜测,也是应在这个龙马身上。当年玄奘就是被长孙皇后逼走的,现在他回来了,还编了个龙马让他骑了14年走过十万八千里去西天取经,现在长孙皇后死了,他也取经回来了,陛下把他接进大内,八部天龙?笑话,龙阳之兴罢了,三扁不如一圆么~出尘,你愿相信哪种解释呢?”
  红拂女媚眼如丝,羞声到:“当然,是第二种”。指风一弹,烛火尽灭。
  夜,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3 10:15:48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这个系列还不错,谢谢推荐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3 10:23:21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连锁反应 发表于 2015-6-13 10:15
这个系列还不错,谢谢推荐

你喜欢我很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3 14:17:02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就冲着你的 ID名–指间恒河沙,我看完了全文。

感谢分享。

玄奘唐僧的取经经历及他的成就让我五伕投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3 15:19:12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vivi】 发表于 2015-6-13 14:17
就冲着你的 ID名–指间恒河沙,我看完了全文。

感谢分享。

VV这是怎么了,我的ID名称还有这个感召力。我怎么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3 16:47:31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vivi】 于 2015-6-13 16:49 编辑

你怎么会知道呢,我们又没有直接交谈过在网上

只是看过你的几个回复,觉得有对的观点,当然就我个人而言?

那么下次就看看不说话,打搅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3 17:09:08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指间恒河沙 于 2015-6-13 17:10 编辑
【vivi】 发表于 2015-6-13 16:47
你怎么会知道呢,我们又没有直接交谈过在网上

只是看过你的几个回复,觉得有对的观点,当然就我个人而言? ...


哦哦,幸会幸会。

握爪。

很高兴认识你。

现在你可以跟我说话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6-13 17:12:07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3 17:19:32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Thanks88 发表于 2015-6-13 17:12
可以加个微信交流下

你们加吧,我只是个过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3 17:36:31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指间恒河沙 于 2015-6-13 17:38 编辑
Thanks88 发表于 2015-6-13 17:12
可以加个微信交流下


不好意思啊,兄台,本人不是很喜欢聊微信什么的。

如果有兴趣可以论坛开贴,我有闲暇会过来凑个热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3 17:53:25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指间恒河沙发布于昨天 21:26
来个开脑洞的小说。


“那么,是一只猴子、一只猪、一个苦行僧、一匹龙马,保护你去西天,取回真...

看的真久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指间恒河沙 + 1 辛苦了,看的累了吧。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电话:389-2345588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2, 2024-5-6 04:31 , Processed in 0.062833 second(s), Total 8, Slave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