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1109|回复: 0

[散讲温州] 70年,一个大家庭的光影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1 13: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8ca1e5f3d36b.jpg

长虹家族影像馆,记录了小城的风尚变幻。

e43a302866bc.jpg

40年代 1949年,胡宗德先生和夫人的结婚照。

bfbc47055d03.jpg

50年代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结婚照,朴素、纯真。

836542af07a5.jpg

90年代 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流行在户外拍婚纱照。

fa2809880923.jpg

8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拍婚纱照是件很奢侈的事。

e7cfb1af4326.jpg

上世纪80年代,长虹照相馆位于瑞安莘塍街的店面。

蔡玲玲

穿过熙熙攘攘的瑞安莘塍街,我来到民莘中路上一座两间2层楼组成的院落,院子里种满了主人栽培的植物,屋内的墙上挂满了全家福及各个年代的照片。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家庭。

院子的主人名叫胡宗德,今年86岁。他和哥哥胡宗淦创办于1946年的长虹照相馆,当初就设在旁边莘塍街的轮船码头。生意最好的时候,一间店铺挤不下从温州各地慕名而来的人。而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瑞安人来说,他们的结婚照,也许就是在“长虹”拍的。

70年岁月悠悠,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家庭,听听他们与光影相伴的悠悠往事。

1946年

从药房“走出”的照相馆

出生于1930年的胡宗德,在家里排行老二。父亲胡普桃是位银匠,在莘塍东街经营“胡益兴银楼”,在当地颇有名气。后来,胡家3间店面除自家开的银楼外,多余的租给了国光大药房。

“记得13岁那年,我因失学在家,除了帮助父亲做些银楼的辅助工作外,还经常出入隔壁的药房,帮忙做些零售业务,无形中学到了不少医药知识。”胡老先生回忆。

国光大药房经营不善,3年后就倒闭了。当时莘塍仅此一家西药房,当地百姓因买不到西药而着急。胡宗德见状,就与哥哥商量,建议开一家西药店。很快,“益兴大药房”开业了,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当时,胡宗德经常到温州各大药房进货。有一次,胡宗德发现温州中英药房兼营照相器材,“很多证件都需要照片”,兄弟俩萌生了兼营照相业的念头。他们购置了 部分材料,又从朋友处借来了一台“快转机”,凭着一本《柯达摄影配方书》摸索研究,反复试验,经过半年多时间,胡宗德掌握了照相技术,并在温州公园路采购 了一台苏联进口相机。

1946年初春,长虹照相馆开业。胡老先生说,店名“长虹”取自上海冠龙照相材料行出售的“长虹人像软片”,因“长虹”两字寓意很好,以此作为店名。

据民国《瑞安县志稿》的记载,1915年以前瑞安就有一家照相馆,1932年增加到2家,1946年长虹照相馆开业,可以说是瑞安照相业历史上的第三代传承者。

一年后,为了扩大业务,照相馆迁往瑞安城内县前头。两年后,因局势动荡,“长虹”又重新迁回莘塍。1958年,响应政府号召,公私合营,长虹照相馆并入瑞安国营照相馆,成为在莘塍的分馆。胡宗德从一名个体户成为国营单位的骨干职工。

1980年

拿到瑞安第一张个体照相馆工商执照

1976年,胡宗德长子胡开高中毕业,在父亲的支持和悉心指导下,重振“长虹”家业。“但在当时,照相作为特种行业,是不能个体经营的。”如今的“长虹” 当家胡开告诉我,当时他花了35元买来一台二手相机,在莘塍自家半间二楼门店房挂出“冲印相”招牌,小心翼翼地接洽生意。

1980年,胡开拿到了瑞安第一张个体照相馆的工商执照,“长虹照相馆”老招牌再次高悬在莘塍街,一家人全员上阵:父亲胡宗德提供技术与经验的支持,母亲 金爱娟打理事务;胡家三兄弟两姊妹各司其职,胡开掌班经营,二弟胡小开主掌拍摄,小弟胡君主攻放大、精修,姐姐们负责后期、油彩美工,妯娌仨负责化妆、门 市。虽然一家人创业,其乐融融,但胡宗德还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是一个“国营人”,儿子却是个体户。为了不让人说闲话是“挖社会主义墙角”,他每天上班 比别人早,下班比别人迟,工作格外认真负责,直到1988年工作满30年退休。

在胡家全家人的努力下,“长虹”的名气越来越大,远播瑞安乃至温州地区,各地顾客慕名而来。胡开回忆,有一位丽岙的顾客在店里拍了2吋签证照片,后来与他 同时签证的十几人中,只有他顺利拿到了法国的签证。为此,这位法国华侨写信感谢“长虹”,因为他们出彩的摄影技术让他顺利通过了大使馆的签证。“那些年, 常常有客户写信感谢我们的摄影技术。”胡开说。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长虹”不断推陈出新,摒弃传统呆板的人像照拍摄方法,从场景背景的创意制作、技术手法的多样性组合等方面入手,推出如“锡纸化身, 生泡球状,多次曝光”的花样人像特色摄影。胡家三兄弟都获得了国家高级摄影师的技术职称,胡开创作的多幅艺术摄影作品在全国性的影赛影展中获奖。

1988年,“长虹”亮相瑞安市区最繁华的万松路,店面从原来的30多平方米扩展至300多平方米,如今更名为长虹经典婚纱。

2015年

家族影像馆见证岁月变迁

胡宗德爱好诗词,退休后,有了很多闲暇时间,更加喜欢以诗词来记录下日常的点滴。前不久,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出了一本书《八秩抒怀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胡氏家族如何创业与团结的故事,也记载了70年里“长虹人”如何用相机记录这个城市发展变迁的经历。

“父母亲一辈子勤俭朴素,对子女家教严格,也格外注重家的凝聚力。受他们的影响,我们也很理解家的重要意义。”胡开说,他们一家人都非常享受围坐在大圆桌 上吃饭、聊天的温馨和美。胡宗德夫妇育有三子二女,三个儿子儿媳都在照相馆里各司其职,这个大家庭和和美美生活了几十年,至今还没有分家。

数码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后期制作更是能“化腐朽为神奇”。“为了有别于当下浮夸的摄影模式,上个月我们创新推出了家族影像馆,希望通过记录家庭影像,来展现家族的凝聚力,留存家族的记忆。在摄影技术上尽量不使用后期技术,回归朴素的光影时代。”胡开说。

步入位于长虹经典婚纱影楼二楼的家族影像馆,复古的展示墙上,挂着不同年代的结婚照,从老式的两人大头结婚照,到上世纪80年代的婚纱照,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结婚照,相当于现在贴在结婚证上的证件照。照片2吋或3吋,成像是胸部以上的大头照或者半身照,新人不施粉黛,身着蓝布衣服或军装。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大城市里的新人们开始流行穿上婚纱拍摄结婚照,胡氏家族敏锐地发现了商机。“当时的上海王开照相馆就是我们的模仿对象和追求目标。” 胡开说,当时的王开照相馆是全国最先进最时髦的影像馆,为很多明星、名流拍过照片。胡开马上采购了两套香港进口的婚纱及西服套装,“长虹”成为当时瑞安唯 一一家婚纱摄影店。

胡开记得,当时一套婚纱和西服的价格要近两百元,包括头饰、手套等配饰。而当时的月工资大约30元,顾客在“长虹”拍一套婚纱照的价格要十几元,比普通结 婚照贵了四五倍。“所以只有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才会舍得拍婚纱照。新娘穿着两截式的白色婚纱,捧着花束;新郎穿黑色西服,手上拿着白手套。”胡开说,虽然 当时穿婚纱拍照很奢侈,但还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照相都要排队。

本文图片由胡宗德家人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问街友,这是香椿吗?
  • 游玩dieppe沙滩。美丽景色,天气晴朗。
  • 惊涛裂岸(了悟摄影)
  • 台北西门町/下午茶
  • 卫生故事系列剧《卫生培训必选优悦》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电话:389-2345588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2, 2024-5-31 01:33 , Processed in 0.061586 second(s), Total 9, Slave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