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友18386888 发表于 2021-7-1 11:30:26

博爱门 L'Arche de la fraternité


博爱门位于巴黎13区的核心地带,三条主干道Avenue de Choisy,Avenue d‘Ivry和Boulevard Masséna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心脏位置,在Rue des Frères d’Astier de la Vigerie这条小路靠近Avenue de Choisy这一边的入口处。往东走到Avenue d’Ivry上,再向右走100米不到,就是深受巴黎华人和各国人民喜爱的陈氏商场(Tang frères)。

巴黎市政府最初始终对兴建中式牌楼的计划颇有顾虑,而且这一顾虑也不无道理。中式牌楼在法文中用的是“porte”(门)一词。不同于汉语(无论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的“门”字的写意——外围中空,意味着开放,进出自如,法语对应词的概念却颇为抽象,因此只能借由实物来明白其所指。于是,法国人所想到的是生活中所看到的门,同时意味着开放与封闭。华人来到法国,虽然要面临重重困难,但却不可圈地自营。

然而,眼看着中国牌楼伫立在世界各地,巴黎华人自然心有不甘。从2012年起,支持建立中国牌楼的声音重又出现。这一次,在法国首位华裔国会议员(député de l’Assemblée nationale)陈文雄(Buon Tan)的大力推动之下,牌楼计划终于有了眉目。

陈文雄议员认为“porte”一词并不能适宜地表达他所期待的中式牌楼的理念。“我想把‘porte’变成‘arche’,代表中法之间的友谊”,议员在采访中回答。

“arche”一词在法文中既是指挪亚的方舟,也表示建筑上的桥拱。Arche de la Fraternité 是承载华人群体的传统,苦乐与愿景的小舟,也是向新环境、新文化和新思想开放交流的拱门。因此,传统的中式牌楼设计很快就被排除在外。

彰显中国传统,结合法国艺术,突出13区特色,这才是陈议员的中式牌楼理念。于是,一位13区居民便顺理成章地进入了视线,肩负起设计巴黎“中国拱”的重任。这位设计师就是乔治鲁斯(Georges Rousse),法国当代著名摄影家和造型艺术家。

乔治鲁斯不仅完全抛弃了传统中式牌楼的顶部和花纹设计,还打破了二维平面设计。博爱门从正面看是一个繁体字的“门”,但从侧面和背面看,每一个笔画都在不同的位面上。

这一设计使用了汉字和红色这两大最为醒目的中国元素,而所使用的金属材料及其硬朗的线条则是当代艺术的标配。华人路过,自然知道这是一座具有现代感的中式牌楼。不懂汉字的行人却说不定会以为这只是13区众多艺术品中的一件。事实上,13区作为巴黎拥有高楼数量最多的行政区,与商业和小资的塞纳河右岸,和文艺的左岸完全不同,工业化气息才是这里特色。而这恰恰构成了当今许多艺术家所追求的现代感。他们在此地的聚集已催生出在巴黎乃至全法闻名的13区街头艺术。

为什么巴黎的中国牌楼并不按照传统的样式设计?这个问题显然已经得到了答案。13区是华人区,但不仅仅是华人区。博爱门无论从法文名字还是从实物设计来看,都称得上是标准的“混血儿”。“博爱”(fraternité)取自法国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设计上更是相当本土化。

  由博爱门的诞生,我们似乎可以察觉到华人文化在海外发展的新方向。我们不再执着于刻舟求剑,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中国文化,而是博采众长,哪怕牺牲一些“原汁原味”。博爱门的落成寄托着让华人文化在保留特色的同时融入法国文化的期许。而这一期许从“門”字开始。

地址:17 Rue des Frères d’Astier de la Vigerie, 75013 Paris.
交通:地铁14号线Olympiades站,7号线Maison Blanche站。

长毋相忘 发表于 2021-7-1 13:47:59

博爱门 L'Arche de la fraternité

谢谢分享

无奈的欧洲 发表于 2021-7-1 18:40:51

太土了啊。

神头灵清兮 发表于 2021-7-1 19:01:33

谢谢分享

红尘多可爱 发表于 2021-7-2 21:56:24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博爱门 L'Arche de la fraternit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