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675|回复: 0

[本国杂谈] 德国人婚礼不拘一格妙趣横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7 03:36:53 | 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如果你星期五下午在德国的任何大街上踱步,你都有可能碰巧看见或者听见婚礼的喜讯:因为星期五下午各个市政厅登记处尚未开门,而且证婚人们临近周末大都也能请出假来。这样,你很容易就会见到有一小群人,身着西装革履或者袒胸长裙地从市政厅出来,谁都能认出里面那婚纱飘动的新娘和胸佩玫瑰的新郎,而且,随即开出的一队小车,或会拖着带有热闹意味的一串叮叮当当响的金属罐头盒子,或车尾天线上系着一条带有吉祥意思的洁白婚纱,这都是德国传统的婚庆习俗。

虽然那不属于你家的谁谁,但那的确能让你沾上不少喜气儿。

德国人婚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办了结婚证不举行婚礼的;有的只在教堂结婚而不办法律手续的;有的先生了孩子后结婚的;有的孩子、房子都有又都住一起,但偏偏不领结婚证的;有的领了证就举办婚庆的……

说起婚庆,有新事新办或者是新事旧办的。

新事新办,就是不想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或者是不屑于形式,到市政厅登个记就行了。

新事旧办,就是举办传统婚礼,很讲究。先是选好到教堂举行仪式的日子,由教堂里的人来主办仪式的;然后定做婚纱等,最后到花店订婚礼用的鲜花,等到婚礼那天把亲朋好友邀了来到教堂里,新娘披着婚纱,前面是幼儿手提花篮撒着花瓣儿……
下面,就说说我参加过的德国人的婚礼吧。

A、带着亲友骑单车去教堂行婚礼

弗兰克是位诗人,样子很有些18世纪破落诗人范儿:宽额头,表情有些忧郁,头上总是顶着一个贝雷帽,很学究气。

弗兰克是先有孩子后结婚的那种,虽然这种现象在德国很普遍,但是,他当时选择的生活,却很有个性。他放着好好的德国西部大城市汉堡不住,却要搬到过去属于东德的一个小村庄里去。弗兰克的父亲拥有自己的公司,母亲在柏林开着画廊,可是他的举止做派好像与这些丝毫没有关系一样。

弗兰克的婚礼是在他住的那个小小的镇子里进行的。他的婚礼程序是这样的:先请参加他婚礼的客人到他家做客,然后随他到镇政府登记处登记并到镇里的教堂举行仪式,之后在镇里的饭馆聚餐。

弗兰克住的镇子早先是东西德的边境,大概正因如此,这儿是一片连一片未开垦过的野草地和杂乱无章的树木。

我们开车到达弗兰克家时,见他家的前面是木栅栏和一片草坪,草坪上有几只走动的家鸡。弗兰克的房子是三四间连起来的平房,是租一位以前东德人的房子,出租者的房子就在他们的前面,房子有些低矮,一看就属于年久失修的那种。

弗兰克的家具是原租户的,老式而破旧,但却很有一种味道,和弗兰克的风格很相符,或许他们两人就是为了这个味道而来的。

我们就在离鸡群不远的草坪上席地而坐,弗兰克从他的房子里端来了一张圆桌和红葡萄酒,然后我们就开始聊天。他的女儿玛丽正在儿童车里睡觉,已经有将近一岁的样子了。

弗兰克似乎很享受这种远离城市的自然生活,草坪上当时有一个储满了雨水的水缸,弗兰克说是为了他们的菜园用的。顺着他的手指,我们看到了草坪尽头的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很茁壮。

到弗兰克家的客人有二十多位,当晚全都在他无比自豪的草坪上搭帐篷过夜。

零点前,弗兰克家门前的长桌子上摆满了茶点,亲友吃饱喝足后,开始结婚前最后一项内容:摔盘子。这举动很有中国“岁岁(碎碎)平安”的味道,其意也是指告别旧日子开始新生活。所以,大约有一刻钟的时辰,随着瓷器噼啪噼啪地响着,人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弗兰克的新娘美丽动人的脸,在篝火的映照下显得分外娇艳。

第二天,弗兰克与他的新娘带着亲友们,到镇子里的政府登记处和教堂办结婚手续和举办仪式。由于从弗兰克的住处到登记处和教堂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骑自行车并且穿过一片杂草丛生的树林。

那天林中的小路正巧下过雨,路上泥泞得很,新郎和新娘穿着结婚礼服,就在我们的前面骑车带路,我们一行骑车跟在后面。一位前来参加婚礼的台湾女孩跟在后面,因长久不骑车,七扭八扭地就从车上掉了下来。

B、婚宴上亲友善意追问恋爱过程

结婚登记很简单。客人走进镇政府的登记大厅,在那里已经摆开的椅子上坐下,最前面是一张桌子,坐着负责办登记手续的一位女士,很快她就把有新人签名的证书办妥。之后,女士打开唱机,放起音乐。那音乐竟然是歌舞剧“猫”的选曲,而且伴随这音乐的还有一个怪声音在喊叫,有趣得很。这时,那个也来参加父母婚礼的女儿玛丽,正在人们的椅子底下爬来爬去。

此后的教堂仪式比较庄重,牧师为他们致了热烈的贺词。新人互换戒指,发誓一辈子只爱对方和自己的家庭。然后,大家在管风琴的伴奏下一起高唱宗教中的赞美歌曲。随后,客人们开始沿着一个小湖散步,那时节接近秋天了,湖边的一些野果子已经红里透紫了,大家就走走停停采集着,放到嘴里,很欢快。

近黄昏时,客人们聚集在小镇上唯一的一个饭馆里就餐。饭馆的设施比较简陋,土地面,长条桌椅,很有农民味道,但是,很随便,很舒服。这对长期居住城里的人来说很有一种新奇和别具一格之感。

原来,这家饭馆是弗兰克的房东开的,那天晚上的酒宴就由老房东两口和他们请的帮手一起操办了。那天的饭菜丰盛而实惠,可以说是我在德国吃过的最好吃的宴会之一。它免却了一些华而不实的点缀,而且宴会一反德国人拒绝肥肉的态度,热腾腾的盘子里是香喷喷的肘子肉;盛汤的碗里是有芦笋的丸子汤;喝酒的人可以开怀畅饮。

这时,弗兰克的亲友开始善意地对弗兰克的恋爱过程进行追问。

弗兰克的父亲说:“有一天,弗兰克突然打来电话说,怀孕了!我问:谁?是你吗?不,他回答说是尤利娅。谁是尤利娅?就是即将当我孩子母亲的那个人……”

客人哄堂大笑。

弗兰克的弟弟说:“有一天,我看见弗兰克向我走来,我觉得他怎么突然身体宽大了起来,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人搂抱在一起,一个女孩被他的大衣紧裹着。我看了那个女孩一眼:吓,真好看!我想弗兰克真有福气,不声不响地找了这么一个好女孩儿。现在我已经认识了这个女孩,她的确就是那么好。我已经下决心了,将来也找一个这样的人做妻子。”

C、结婚礼物是一本集体编制的导游书

我参加过的另一个婚礼是卡特琳和迭戈的婚礼。他们是我的朋友,但在结婚和不结婚上的问题上,他们一直在跑“马拉松”,害得卡特琳的母亲大人佩特拉说也不敢,不说也不行。终于某天,得到了卡特琳和迭戈双双的邮件证实,这一对最终宣布要结婚了,大家于是都喜笑颜开。

不过,卡特琳和迭戈开玩笑地声言:婚礼不必送其他礼物,若送就实惠点儿:钱,因为两人计划购买一辆房车,用于实现周游各国的理想。

卡特琳的一个闺蜜,在送礼上想出了一个特别的主意。她给卡特琳和迭戈的亲友发送邮件,邮件这样写道:“亲爱的卡特琳和迭戈婚礼的客人们,我是卡特琳的好友安雅,在关于送给新人的礼物上我有些踌躇,既然他们准备要买一辆房车,那么就得有房车可去的好地方,所以我有个主意:给两位新人制作一本导游书。当然,首先我要得到你们的帮助,我先写出一些要求,希望你们能跟我一起完成这个任务,就是各位推荐一个自己去过的并最喜欢的地方,而且希望是卡特琳和迭戈的房车容易达到的地方。”

具体要求是这样的——

文字介绍:洲际、国家、旅游的时间、宾馆、当地特点、景点、文化和名人。图片:一到两张美丽的照片,最好是参加婚礼的客人在照片里的。然后是格式要求,照片大小,等等。

送导游书肯定是一个动了脑筋的礼物。其实,这种靠集体的力量去完成一个有趣有意义的事情,是德国人的一个传统。

很快,导游书制作完成。它的前言是这样的:“亲爱的卡特琳和迭戈,这个世界有很多惊喜和美丽的地方让你们开着你们的房车驶向那里。参加你们婚礼的客人们带着爱意,把他们最喜欢的世界旅行地点进行了描述。相信这本书会启发你们,也会让你们梦想成真……”

导游书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人介绍德国莱茵河畔的葡萄园、下萨克森的森林、与瑞士交界的地湖花园;还有人介绍国外的景点,如葡萄牙的海滨、冰岛的山区、丹麦的哥本哈根、挪威的冰川、立陶宛的小巷、法国的布列塔尼……

导游书文字丰富详尽,图片美不胜收。在结婚仪式上,有一对老夫妻捧着那本导游书很兴奋地对我说:“看见了吗?那个地湖花园介绍就是我们写的啊!”

D、邻居会悄悄定制吉祥花环挂在新人的门上

在卡特琳和迭戈的婚庆上,有一位亲友想到了一个更独特的送礼主意,她将一串明信片挂在庆典礼堂墙上。那些明信片都写了同一个地址:新人的住址。墙上有一个说明:“明信片上有日期,请参加婚礼的人自己选择一张自己认为合适日期的明信片,这个日期的意思是:你保证将在这一天把你选择的这张明信片,从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寄到新人的家里。”
我数了一下,一共是52张明信片,也就是说,新人将会在结婚后的一年里,每个星期会收到一张亲友问候的明信片。这是多么温暖的主意。

我选择的是一张有彩色羽毛的大鸟,望着它刚破壳儿出来的雏鸟图案的明信片,日期是2017年11月20日-26日。我知道,这时期,该是这对新人家小婴儿诞生后的时刻。这让我又感慨不已:这又是多么细致的主意。

这里说说德国人结婚送礼的习惯。德国人结婚送礼是没有送金钱还是物品的要求的,很多德国人除了向新人送实用的钱外,还喜欢送实用的东西,比较集中的有锅碗瓢盆、床上用品、大小毛巾、书籍或购物券等。最传统的是送一个老式木制的百宝箱,里面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大都是厨房用具,如盘子,围裙,甚至沙拉长勺。还有一些客人会送一盏花园的灯、一条门前的长椅、一张台球桌等。

不过,送礼的人一般会先征询新人的意见,以免送了重复的东西。

就是那些没被邀请参加婚礼的朋友、邻居,也会热心地送上家庭必备的花瓶等物表示祝贺。更有一些讲传统的邻居,会悄悄定制一个带有吉祥、长久与丰收象征意义的花环,默不作声地挂在新人的门上……


E、婚礼仪式的高潮是跳舞

卡特琳和迭戈的婚礼是在汉诺威的一个港口举行。那里除了风景非常优美外,也因为那个港口是新娘家族的产业,在自家的地盘办婚庆会更自如放松。

来的客人近百人,如同世界大聚会,参加者的范围甚为广泛,来自15个国家:德国、墨西哥、新西兰、秘鲁、冰岛、爱沙尼亚、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法国、葡萄牙、意大利、厄瓜多尔、中国、爱尔兰。

婚礼是在星期五下午举办,大家先聚集在港口饭店的咖啡厅吃点心,点心餐会一直持续到晚宴开始,这是一种很传统的婚礼安排。
晚宴才是真正热闹的开始。晚宴不仅只是吃,大厅往往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安排,比如在迭戈和卡特琳的晚宴大厅里,幻灯在墙上投射着卡特琳和迭戈从幼儿到今天的图片,你会跟着感受新人成长的过程;在一个角落,还摆着一个即拍照相机,旁边是一个空白相册,桌子上有心形贴纸,不用多想你就知道这是示意来客自己动手拍照,并将即刻出来的相片粘在相册里,供新人留念。

更有特殊意义的是,因为迭戈是德国与墨西哥的混血儿,他从墨西哥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戚,专门摆设了一个长桌,上面摆满了来自墨西哥的甜点和小吃,很有异国情调。

晚宴开始的信号是从萨克斯管开始的,伴随着葡萄酒杯的举起,迭戈的一位音乐家好友把气氛挑了起来。同时,另一位新娘的闺蜜则用叉子敲着高脚杯引人注意地开始了她的计划:她将两位新人请到幻灯投影墙前,让他们背对墙面对大家就座,然后将一连串的问题打到银幕上,让新娘和新郎回答,那架势无异于一场考试。

问题有:1、你认识你的客人吗?要求:所有人都站起来,新人得说出所有来宾的姓名;2、属于女方家庭的来宾是哪些?3、属于男方家庭的来宾是哪些?4、有文身的都是谁?5、身高超过1.80米的都有谁?6、一起上过大学的都有谁?7、结了婚的有谁?8、看过新娘新郎裸体的有谁(基本上是两对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也有个别好友)……

因为提的问题好玩,引得客人们开怀大笑。最后的问题非常特别而且精彩,这个问题是:在座的各位,相信双方永远相爱的有谁?这几个字一闪现,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然后长久鼓掌,那场面壮观感人。

婚礼仪式最后的高潮是跳舞。迭戈的墨西哥亲戚个个是跳舞的高手,德国来客就只有跟着跳的份儿,但由于墨西哥舞倾向于狂欢的集体舞,大家总能跟着模仿,其乐无穷。

F、新人双方父母组成的小组表演滑稽节目

还有一些德国人对婚礼的安排,似乎有种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极力开创一种独特的形式。

记得我在德国北方基尔海湾参加过的一个小镇教堂的婚礼,中午12点教堂的钟声刚响,教堂的门被打开,神父庄严地从里面走出。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满载着鲜花及新人,向这边驶来。马蹄敲在古老的石砖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得得”声。于是,等在教堂的亲友们发出一片欢呼声。马车停定后,新郎走下马车,向在马车上的新娘伸出了手。他们的脸因兴奋而放着光。我当时脑际就有一首中国民歌划过:带着你的嫁妆,带着你的新娘,赶着马车来……

新郎叫托玛斯,是经济学硕士,他高大健壮的新娘是学生物学的。托玛斯和马利亚从小就在基尔同一个小镇里长大,属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类型。

托玛斯倒没有什么特别的装束,除了一身新西装外,就是胸前别着一朵白玫瑰。马利亚的礼服是定做的,式样很古典,有些《飘》里郝思嘉的风格:束腰、泡泡袖、领口低、裙子下摆很长,一直拖到地面。

教堂里的结婚程序大体相同,交换戒指,管风琴伴奏唱赞美歌,然后众人在夹道上祝贺。

婚宴开始,首先由亲朋好友祝词,然后,双方父母组成的小组开始演滑稽节目,介绍双方新人小时候的故事。因表演者的夸张,加上又是挑双方有趣的经历,所以惹得人们开心大笑。

托玛斯和马利亚的同学则选择了用幻灯机的方式,对新人作了介绍。他们还分别找两个人扮演双方,然后开始编一些小品,因为表演精彩,又是一片掌声。

玛利亚和托马斯的婚宴舞蹈,则是另一种方式:一位艺术家模样的人拿来了一张特制的纸和两桶一红一蓝的颜料。只听艺术家说,请新人将各自的鞋底蘸上不同的颜料,然后,音乐大作,托玛斯和马利亚就开始只限于在那张铺在地面的纸上跳舞。

一曲终了,艺术家胸有成竹地将一个画框找来,立即将那张由新人双脚踏出的画装入画框,于是,一张别致的现代派的绘画就由新人自己完成了。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设想,来宾无不为这个奇想拍案叫绝。

德国婚礼重视的是过程,而且追求集体的参与,此外,除了强调喜庆外,还讲究幽默。

G、一个神父和一个牧师的祝福

阿根廷姑娘诺拉是一位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老师,有一年她到西班牙开会,经过德国时,认识了德国小伙子拉丝,两人居然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相爱了,并且是义无反顾的。

一年以后,他们决定结婚。婚礼就在德国著名的大学城马尔堡举行。

马尔堡城,古色古香,尖顶的教堂此起彼伏,加上石板的街道,古老的房屋,雕花的门廊,让人恍若置身于中世纪欧洲的浪漫里。恰巧是个星期六,城市中心的自由市场开放着,摆摊的小贩,吹拉弹唱的艺人,漫步其中的游客,汇成一幅闲静的假日景象。诺拉和拉丝的婚礼,就在市中心山坡上的那座教堂里开始。

诺拉和拉丝的婚礼与众不同:拉丝信奉天主教,而诺拉则是基督教徒。不知拉丝的母亲靠了什么关系,在教堂里,居然出现了一个牧师一个神父的情形(牧师和神父出现在同一场合是很少见的)。

先是神父祝词。神父是一个胖胖的中年人,他手捧一本宗教书籍,用他爽朗的声音说着书中有关婚姻的赞美。

随后,就是一位女牧师。这是我当时所见到的第一个女牧师,虽然我曾听说基督教堂里已经允许女士来做神职人员。更让我吃惊的是,女牧师是用西班牙语致词的,这让来自南美的诺拉有一种如在家乡的亲近感。

(作者为旅居德国女作家,有《是我的朋友跟我走》、《德国,缺自行车的鱼》、《谁送宝贝去睡觉》和《德国人怎样面对青春期》等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电话:389-2345588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4-3-29 07:52 , Processed in 0.058173 second(s), Total 8, Slave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